您的位置: 首页 > 实验教学

(湘教发[2023]40号)关于印发《湖南省初中必做实验目录(2023版)》《湖南省初中实验操作规范指南(2023版)》的通知

时间:2023-09-08


各市州教育(体)局、湘江新区教育局:

为推进新课程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中小学理科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按照《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意见》(湘教发〔2022〕58号)要求,我厅组织编写了《湖南省初中必做实验目录(2023版)》《湖南省初中实验操作规范指南(2023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有任何意见建议,请及时反馈给我厅基础教育处和教育生产装备处。

湖南省教育厅2023年9月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湖南省初中必做实验目录

(2023版)

湖南省教育厅2023年9月


编制说明

一、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按国家课程标准要求落实理科实验教学,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应开设的各类实验及实验类型,特编制《湖南省初中必做实验目录(2023版)》。

二、本《目录》旨在指导学校有效地开齐、开足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实验,作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评价学校实验教学的依据。

三、本《目录》主要按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编制,不局限于教材版本。《目录》中列出的实验是按课程标准内容所要求的基本实验,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可结合当地具体教材版本和教学要求,明确各学年度实验项目。

四、鼓励多做实验;鼓励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开发实验资源;鼓励实验创新。在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前提下,可采用多种形式、方法和手段开展实验教学。做好实验安全防范。

五、本《目录》由湖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教育生产装备处组织编写,主要编写人员为:张万敏、刘积成、何升华、刘建新、徐臣、陈新、刘颖、彭晓波、方秀华、陈永前、彭钰芃、彭盛佳、杨昌平、彭智友、方健、张升华、李勇、高峰、张琳、黄秀英、孙效、王丽君、何光虎、翁可立、陈立新、张静、谌代玉、赵川明、张四元。


湖南省初中物理必做实验目录

序号

实验名称

主要参考实验器材

备注

1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托盘天平和砝码盒、烧杯、待测物体(小石块)、水

2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托盘天平和砝码盒(电子天平)、量筒、待测物体(小石块)、烧杯、滴管、盐水、水、细线

3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实验室温度计(红液温度计)、体温计、烧杯、冷水、温水

4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钢(木)直尺、机械(电子)秒表、斜面小车

5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斜面小车、钢(木)直尺、机械(电子)秒表

6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弹簧测力计、铁架台(带铁夹)、钩码

7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电源、直流电流表(指针式)、不同规格的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

8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电源、直流电压表(指针式)、不同规格的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

9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阻

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

10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

铁架台(带铁圈、铁夹)、烧杯、酒精灯、陶土网、红液温度计、机械(电子)秒表、温水、坐标纸、带孔的硬纸烧杯盖


序号

实验名称

主要参考实验器材

备注

11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弹簧测力计、斜面小车(或摩擦力演示器)、钩码、毛巾、棉布

12

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微小压强计、铁架台(带铁夹)、烧杯(或透明盛液圆)、水、盐水

13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弹簧测力计、有刻度的圆柱形物体、烧杯(或透明盛液圆)、水、盐水、细线

14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铁架台(支架)、弹簧测力计、钩码

15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可折叠的光具盘、平面镜、激光笔

16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板玻璃、支架、两个外形相同的物体(或蜡烛)、白纸(或坐标纸)、光屏、火柴)、刻度尺、直角三角板

17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光具座、凸透镜(给定焦距)、蜡烛(或F形光源)、光屏、火柴

18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电源、螺线管、小磁针、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

19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蹄形磁铁、矩形线圈、灵敏电流计、方座支架、开关、导线

20

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电源、电压表、电流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

21

探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


湖南省初中化学必做实验目录

序号

实验名称

主要参考实验器材、药品

备注

1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托盘(电子)天平、教学支架(铁架台带铁圈)、量筒、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 酒精灯、漏斗、药匙、胶头滴管、滤纸、粗盐、蒸馏水、陶土网、火柴。

2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学支架(铁架台带铁夹)、大试管、单孔橡胶塞、乳胶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药匙、木条、棉花、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火柴

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学支架(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胶塞、乳胶管、量筒、集气瓶、烧杯、胶头滴管、

玻璃导管、玻璃片、镊子、试管夹、酒精灯、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石蕊溶液、蒸馏水、蜡烛、木条、火柴。

4

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试管、酒精灯、坩埚钳、镊子、药匙、量筒、胶头滴管、试管夹、单刀开关、电池、导线、电珠(小灯泡)、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稀盐酸(或稀硫酸)、

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砂纸、火柴。

5

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支架(铁架台带铁圈)、试管、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玻璃片、反应板(点滴板)、

坩埚钳、药匙、胶头滴管、试管夹、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

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微锈)、土壤样品。

6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 的氯化钠溶液的配

托盘(电子)天平、烧杯、细口瓶、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氯化钠、蒸馏水、称量纸、标签纸。

7

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

试管、学生电源(直流)、水电解实验器、橡胶管、酒精灯、木条、锌粒、稀硫酸、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火柴。

8

燃烧条件的探究

烧杯、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镊子、剪刀、铜片、酒精、蒸馏水、火柴。


湖南省初中生物学必做实验目录

序号

实验名称

主要参考实验器材

备注

1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水槽、湿土、若干只鼠妇

2

练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擦镜纸、纱布、写有“上”字的玻片、动物或植物玻片标本

3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显微镜、擦镜纸、纱布、镊子、吸水纸、刀片、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稀碘液、清水、洋葱鳞片叶、新鲜的黄瓜、苦草或黑藻

4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显微镜、擦镜纸、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消毒牙签、一次性水杯、生理盐水、凉开水、稀碘液

5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显微镜、擦镜纸、纱布、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玻片标本

6

观察草履虫

显微镜、放大镜、擦镜纸、纱布、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少许棉花纤维、草履虫培养液

7

观察种子的结构

放大镜、擦镜纸、刀片、镊子、解剖针、滴管、稀碘酒、培养皿、浸软的菜豆(或蚕豆、大豆等)种子、浸软的玉米(或小麦)等种子、

8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罐头瓶、小勺、吸水纸、标签纸、冰箱、胶水、培养皿、清水、种子

9

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

显微镜、放大镜、擦镜纸、纱布、镊子、培养皿、根尖的永久切片、已经长出根毛的幼苗

10

观察花的结构

放大镜、擦镜纸、刀片、镊子、培养皿、百合花(或其他类似的花)

11

观察叶片的结构

显微镜、擦镜纸、纱布、双面刀片(两片,并排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镊子、滴管、吸水纸、毛笔、小木板、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清水、碘液、叶片的  永久切片、新鲜叶片(如菠菜、蚕豆叶片)


序号

实验名称

主要参考实验器材

备注

12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碘液、清水、火柴、盆栽的天竺葵(或苋菜)

13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铁架台(带铁圈、铁夹、铁棒及固定夹)、托盘天平或电子称、解剖针、石棉网、酒精灯、量筒、锥形瓶(100ml)、火柴、干燥的花生种子或核桃果肉

14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恒温水浴锅、镊子、试管架、试管刷、刀片、垫板、标签纸、小烧杯、小试管3支、玻璃棒、滴管、量筒、碘液、凉开水、新鲜馒头块

15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显微镜、擦镜纸、纱布、人血永久涂片

16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显微镜、擦镜纸、纱布、培养皿、滴管、棉絮(纱布)、载玻片、烧杯、清水、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

17

膝跳反射

橡皮锤、椅子

18

观察蚯蚓的形态和运动

放大镜、擦镜纸、湿棉球、培养皿、活蚯蚓、解剖盘或培养皿

19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放大镜、擦镜纸、牛肉汁固体培养基、高压灭菌锅、接种箱、无菌棉棒、标签纸、接种针、恒温箱、透明胶带

20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显微镜、放大镜、擦镜纸、纱布、镊子、解剖针、吸水纸、吸管、载玻片、盖玻片、稀碘液、酵母菌培养液、培养皿中培养好的青霉

21

模拟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黑、白围棋子、纸盒

22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显微镜、擦镜纸、纱布、计时器(电子秒表)、计数器、小烧杯、吸管、载玻片、酒精(95%)、蒸馏水、活水蚤


湖南省初中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2023版)

湖南省教育厅2023年9月


编制说明

一、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按国家课程标准要求落实理科实验教学,特编制《湖南省初中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2023版)》。

二、本《指南》旨在指导各科实验操作规范,作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评价学生实验操作的依据。

三、本《指南》主要按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编制,不局限 于教材版本。

四、鼓励多做实验;鼓励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开发实验资源;鼓励实验创新。在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前提下,可采用多种形式、方法和手段开展实验教学。做好实验安全防范。

五、本《指南》由湖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教育生产装备处组织编写,主要编写人员为:张万敏、刘积成、何升华、刘建新、徐臣、陈新、刘颖、彭晓波、方秀华、陈永前、彭钰芃、彭盛佳、杨昌平、彭智友、方健、张升华、李勇、高峰、张琳、黄秀英、孙效、王丽君、何光虎、翁可立、陈立新、张静、谌代玉、赵川明、张四元。


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

2.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除橡胶垫;3.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4.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天平横梁平衡。

1.天平没有放在水平桌面上;

2.直接用手移动游码;

3.指针没有指在分度盘中央。

2

测量小石块或小铜块的质量

1.将待测物体(小石块)轻放在天平左边托盘里;

2.估测待测物体的质量,在右边托盘用镊子加、减砝码或调节游码,使天平横梁重新平衡;

3.取下物体,用镊子将砝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放回砝码盒内,并记录砝码的总质量;

4.用砝码总质量加游码示数得出并记录物体的质量; 5.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1.游码没有归零;

2.左物右码放反;

3.用手直接拿砝码;4.游码读数不正确。

3

测量水的质量

1.将空烧杯轻放在天平左边托盘里,在右边托盘用镊子加、减砝码或调节游码,使天平横梁重新平衡;

2.测量并记录空烧杯的质量;

3.取下烧杯,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4.将盛水的烧杯轻放在天平左边托盘里,在右边托盘用镊子加、减砝码或调节游码,使天平横梁重新平衡;

5.取下烧杯,记录烧杯和水的总质量;6.计算出水的质量。

1.左物右码放反;

2.天平没有平衡就开始读数;3.水的质量计算错误。


序号

实验名称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4

整理仪器

1.取下并清理烧杯;

2.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内、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3.用橡胶垫支撑横梁以保护刀口;

4.实验结束,清理桌面。

1.游码没有归零;

2.没用橡胶垫支撑横梁;

3.没有清理桌面,就离开实验室。


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

2.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除橡胶垫(如果用电子天平,则只需要放在水平桌面上,称量时,不需要加减砝码、调节游码,直接读数);

3.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4.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天平横梁平衡;5.使用量筒时,能以凹形液面

底部读数。

1.天平没有放在水平桌面上;

2.用手移动游码;

3.指针没有指在分度盘中央。

2

测量小石块或小铜块的密度

1.将待测物体(小石块)轻放在天平左边托盘里;

2.估测待测物体的质量,在右边托盘用镊子加、减砝码或调节游码,使天平横梁重新平衡;3.取下物体,用镊子将砝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放回砝码盒内,并记录砝码的总质量;

4.用砝码总质量加游码示数得出物体质量;

5.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6.从烧杯中取适量的水倒入量筒里,用滴管将水加至整数刻度处,并记录水的体积V1;

7.用细线系住待测物块,将物块轻轻浸没在量筒中的水里,视线与凹形液面底部或凸形液面顶部齐平,读出物块和水的总体积V2;算出固体物块的体积V=V2-V1;

8.用密度公式p=m/V,计算固体物块的密度。

1.游码没有归零;

2.左物右码放反;

3.用手直接拿砝码;4.游码读数不准确。

3

测量盐水

的密度

方法一:1.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盐水,视线与凹形液面底部齐平,读出其体积V;

2.将空烧杯轻放在天平左边托盘里,在右边托盘用镊子加、减砝码或调节游码,使天平横梁重新平衡;

3.观察并记录空烧杯的质量;

4.取下烧杯,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中;

方法二:1.将空烧杯轻放在天平左边托盘里, 在右边托盘用镊子加、减砝码或调节游码,使天平横梁重新平衡;

2.观察并记录空烧杯的质量;

3.取一定量的盐水,倒入烧杯中;

4.将盛盐水的烧杯轻放在天平左边托盘里,在右边托盘用镊子加、减砝码或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1.游码没有归零

2.左物右码放反;

3.用手直接拿砝码;4.游码读数不正确;5.量筒读数不准确。







序号

实验名称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5.将盛盐水的烧杯轻放在天平左边托盘里,在右边托盘用镊子加、减砝码或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6.测量并记录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计算出盐水的质量;

7.用密度公式p=m/V,计算盐水的密度。

5.观察并记录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计算出盐水的质量;

6.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视线与凹形液面底部齐平,读出其体积V;

7.用密度公式p=m/V,计算盐水的密度。

4

整理仪器

1.取下并清理烧杯;

2.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内、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的零刻度线处;3.用橡胶垫支撑横梁以保护刀口;

4.实验结束,清理桌面。

1.游码没有归零;

2.没用橡胶垫支撑横 梁;

3.没有清理桌面,就离开实验室。







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2.从包装套中取出温度计;

3.准备体温计,手持体温计用力向下甩几下。

1.没有取下包装套;

2.体温计使用前没有用力向下甩几下。

2

用实验室温度计

测量水的温度

1.读出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2.往烧杯中倒入冷水,将手指浸入烧杯中的冷水里,估计冷水的温度; 3.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冷水中,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冷水充分接触,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视线与温度计垂直或与温度计液柱的上液面相平,读出并记录此时温度计的示数;

4.往另一烧杯中倒入温水,将手指浸入烧杯中的温水里,估计温水的温度;5.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温水中,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温水充分接

触,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视线与温度计垂直或与温度计液柱的上液面相平,读出并记录此时温度计的示数;

1.量程和分度值读数错误;

2.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水中;

3.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壁或烧杯底;

4.温度计示数没有稳定就开始读数;

5.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不垂直或与温度计液柱的上液面不相

平,

3

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

1.用手持体温计,用力向下甩几下,使示数低于35℃;

2.将体温计放在自己的腋窝里,玻璃泡与人体充分接触;3.等待5分钟,取出体温计,读出其示数。

1.体温计使用前没有用力向下甩几 下;

2.体温计与人体的接触时间不够;

3.读数不正确。

4

整理仪器

1.将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分别置于仪器套中;2.实验结束,清理桌面。

1.没有将温度计放入仪器套中;2.没有清理桌面,就离开实验室。


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

2.选择合适的刻度尺,观察其零刻度线;3.对秒表归零,试按几下。

1.没有观察零刻度线;2.秒表没有归零。

2

用直尺测量课本长度

1.读出并记录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刻度尺与课本的长边对齐、带刻度的那边紧贴课本边缘,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用刻度尺测量并记录物理课本的长;

3.刻度尺与课本的宽边对齐、带刻度的那边紧贴课本边缘,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用刻度尺测量并记录物理课本的宽;

4.多次测量求出平均值。

1.量程和分度值读数错误;

2.刻度尺没有与课本对齐;

3.刻度尺带刻度的那边没有紧贴课本边缘;

4.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不垂直;5.没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

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1.用木板和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20°以内),在斜面上确定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将弹簧片固定在终点;

2.将小车置于斜面顶端,使其沿斜面下滑至底端,小车开始下滑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小车到达终点时再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记录秒表读数;

1.斜面没有安装到位;

2.小车开始下滑、到达终点时, 没有同步按下秒表;

3.秒表读数不正确。

4

用秒表测量自己

脉搏跳动30次的

时间

1.右手握住秒表,将秒表归零;

2.左手按住自己右手腕脉心处,感悟到脉搏跳动后,一边按下秒表,同时开始数脉搏跳动次数;

3.脉搏跳动次数到30次时按下秒表,记录秒表读数;4.将秒表归零。

1.秒表没有归零;

2.开始数数时,没有同步按下秒表;

3.停止数数时,没有将秒表按停;

4.秒表读数不正确。

5

整理仪器

1.将刻度尺、秒表分别收拾好;2.其他器材整理到位;

3.实验结束,清理桌面。

1.没有将器材整理到位;

2.没有清理桌面,就离开实验室。


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

2.选择合适的刻度尺,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完好;3.秒表归零。

1.刻度尺选择不正确;2.秒表没有归零。

2

测量小车从斜面

顶端运动到斜面

底端的速度

1.用木板和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20o以内),将弹簧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2.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斜面顶端时,其前端到斜面底端的距离,即小车运 动的路程s;

3.将小车置于斜面顶端,使其沿斜面自由下滑至底端,小车开始下滑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小车到达底端时,再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记录秒表读数t;

4.根据公式v=s/t,计算小车运动的速度。

1.刻度尺没有与小车前端对齐;2.刻度尺带刻度的那边没有紧

贴、对齐斜面边缘;

3.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面垂直;

4.秒表没有同步按下。

3

测量小车从斜面

顶端运动到斜面

中点的速度

1.用木板和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20o以内),将弹簧片固定在斜面中点;

2.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斜面顶端时,其前端到斜面中点的距离,即小车运动的路程s';

3.将小车置于斜面顶端,使其沿斜面自由下滑至中点,小车开始下滑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小车到达中点时再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记录秒表读数t';

4.根据公式v=s/t,计算小车运动的速度。

1.刻度尺没有与小车前端对齐;2.刻度尺带刻度的那边没有紧贴斜面边缘;

3.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面垂直;

4.秒表没有同步按下。

4

整理仪器

1.将器材收拾整理好;2.实验结束,清理桌面。

1.没有整理器材;

2.没有清理桌面,就离开实验室。


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

2.向下轻拉弹簧几次,并对弹簧测力计调零。

1.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

2

感悟力的大小

1.认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将其竖直挂在铁架台上;

2.用手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测力计示数为1N,感悟力的大小;3.用手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测力计示数为2N,感悟力的大小; 4.用手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测力计示数为4N,感悟力的大小。

1.没有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

2.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面垂直。

3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

1.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挂在铁架台上;

2.将1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静止时,观察弹簧测力计指针所在刻度并读数;

3.将2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静止时,观察弹簧测力计指针所在刻度并读数。

1.测力计指针没有稳定就开始读数;

2.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面垂直。

4

整理仪器

1.取下弹簧测力计、将钩码放回钩码盒内; 2.实验结束,清理桌面。

1.没有整理器材;

2.没有清理桌面,就离开实验室。


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

2.准备实验室直流电流表(指针式),将电流表调零。

1.没有将电流表调零。

2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1.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两个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并且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处于断开状态;3.将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接入电路,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4.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在靠近电源正极的那端,“-”接线柱接在靠近电源负极的那端;

5.连接完电路后,检查电路的连接是否正确;

6.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流表指针所指的示数;

7.断开开关,将电流表重新连接到电路中另一位置,重复上述操作步骤6, 观察并记录电流表指针所指的示数。

1.量程和分度值读法不正确

2.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3.电流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4.电流表“+”“-”接线柱接反;

5.连接完电路后,没有检查电 路,直接闭合开关;

6.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面垂直;

7.电流表直接连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3

整理仪器

1.断开开关,拆除电路;2.将器材置于初始位置;3.实验结束,清理桌面。

1.拆除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2.器材没有归位;

3.没有清理桌面,就离开实验室。


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

2.准备实验室直流电压表(指针式),将电压表调零。

1.没有将电压表调零。

2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1.观察并记录电压表的两个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并且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3.将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接入电路,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4.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在靠近电源正极的那端,“-”接线柱接在靠近电源负极的那端;

5.连接完电路后,检查电路的连接是否正确;

6.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压表指针所指的示数;

7.断开开关,将电压表重新并联连接到电路中另一位置,重复上述操作步骤6,观察并记录电压表指针所指的示数;

8.断开开关,将电压表直接并联连接到电源的两极上,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压表指针所指的示数,即为电源电压。

1.量程和分度值读法不正确

2.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3.电压表与被测电路串联;

4.电压表“+"“-”接线柱接反;5.连接完电路后,没有检查电

路,直接闭合开关;

6.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面垂直。

3

整理仪器

1.断开开关,拆除电路; 2.将器材置于初始位置; 3.实验结束,清理桌面。

1.拆除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2.器材没有归位;

3.没有清理桌面,就离开实验室。


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阻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

2.准备电流表,将电流表调零;3.准备电压表,将电压表调零。

1.没有将两电表调零。

2

用电流表、电压表 测量电阻

1.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的两个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并且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3.将电流表与被测电阻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电阻并联接入电路,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4.连接完电路后,检查电路的连接是否正确,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5.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1V时,读出此时电流表示数I,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电阻器的电阻值;

6.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时,读出此时电流表示数I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电阻器的电阻值;

7.再次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3V时,读出此时电流表示数I,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电阻器的电阻值;

8.计算出待测电阻器电阻的平均值。

1.电表量程和分度值读数错误;2.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3.电流表与被测电路并联、电压表与被测电路串联;

4.电流表、电压表“+”“-”接线接反;

5.连接完电路后,没有检查电 路,直接闭合开关;

6.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面垂直;

7.滑动变阻器接线时,没有选择一上一下连接。

3

整理仪器

1.断开开关,拆除电路;2.将器材置于初始位置;3.实验结束,清理桌面。

1.拆除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2.器材没有归位;

3.没有清理桌面,就离开实验室。


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

2.观察酒精灯灯芯、酒精量是否正常;3.从包装套中取出温度计;

4.秒表归零。

1.没有取下包装套;

2.没有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3.秒表没有归零。

2

实验操作过程

1.按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好器材,根据酒精灯外焰调整铁圈高度,铁圈上放陶土网(石棉网),调节悬挂温度计的铁夹的高度;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温水,放在陶土网上,并加盖硬纸盖;

3.读出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挂好温度计使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但不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

4.用酒精灯外焰给盛了水的烧杯加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5.当水温上升到90℃时,按下秒表,每隔1分钟观察并记录1次水的温度, 直到水沸腾后2分钟左右为止、同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6.把温度计的读数填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7.绘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1.温度计玻璃泡未完全浸入水中;

2.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容器底;

3.没有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4.熄灭酒精灯时,方法不正确;5.观察并记录水的温度时,时间与温度数据记录不正确。

3

整理仪器

1.待水的温度降低后,自上而下拆除实验装置;

2.将器材置于初始位置; 3.实验结束,清理桌面。

1.拆除装置时,温度没有下降,有危险性;

2.器材没有归位;

3.没有清理桌面,就离开实验室。


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

2.对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调零。

1.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

2

实验操作过程

1.按要求组装实验装置;

2.将木块置于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勾住木块挂钩,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弹簧测力计,在拉动过程中待示数稳定后,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  出摩擦力大小f;

3.木块归于起点位置,在木块上加1个钩码,重复上述实验步骤2,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摩擦力大小f2;

4.木块归于起点位置,在木块上加2个钩码,重复上述实验步骤2,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摩擦力大小f³;

5.在长木板上平铺毛巾,将木块归于起点位置,重复上述实验步骤2,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摩擦力大小f4;

6.在长木板上平铺棉布,将木块归于起点位置,重复上述实验步骤2,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摩擦力大小fs;

7.分析处理数据,得出探究结论。

1.没有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面垂直;

3.实验次数不够,不能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4.数据记录不正确;

3

整理仪器

1.拆除实验装置;

2.将器材置于初始位置; 3.实验结束,清理桌面。

1.拆除装置时,器材没有归位;2.没有清理桌面,就离开实验室。


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

2.检查微小压强计的气密性:用手指轻压橡皮膜,观察U形管中左、右两边液柱的高度差,有明显变化则气密性好;

3.调节微小压强计,使初始状态时,U形管中左、右两边液柱相平。

1.没有检查微小压强计的气密 性。

2.初始状态时,U形管中左、右两边液柱不相平

2

实验操作过程

1.规范组装实验装置,固定微小压强计;2.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3.在透明盛液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把探头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处,观察微小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的变化,记住微小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

4.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旋动旋钮,改变探头橡皮膜的方向,观察微小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是否有变化;

5.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观察微小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6.继续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观察微小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7.换用盐水重复上述实验,控制在深度与步骤4相同时,观察微小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8.分析处理数据,得出探究结论。

1.微小压强计没有固定好;

2.步骤4中,深度没有保持不变;3.步骤6中,深度与步骤4不一

致;

3

整理仪器

1.拆除实验装置;

2.将器材置于初始位置; 3.实验结束,清理桌面。

1.拆除装置时,器材没有归位;  2.没有清理桌面,就离开实验室。


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

2.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调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1.弹簧测力计没有在竖直方向上调零。

2

实验操作过程

1.在透明盛液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在另一透明盛液筒中加入适量的盐水;2.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3.将圆柱形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4.将圆柱形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其逐渐浸入水中至V/4体积处,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²;

5.将圆柱形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其逐渐浸入水中V/2体积处,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6.将圆柱形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其刚好全部浸入水中,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7.增加圆柱形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并与步骤6比较;

8.把圆柱形物体刚好浸没在盐水中,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6,与步骤6比较;

9.用称重法分别计算出圆柱形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10.分析处理数据,得出探究结论。

1.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面垂直;

2.实验次数不够,不能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3.数据记录不正确;

3

整理仪器

1.取出并擦干圆柱体;

2.将器材置于初始位置;3.实验结束,清理桌面。

1.整理仪器时,器材没有归位;2.没有清理桌面,就离开实验室。


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

2.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调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3.将杠杆悬挂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1.弹簧测力计没有在竖直方向上调零;

2.没有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

实验操作过程

1.组装并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杆的左边某一位置悬挂1个钩码、取2个钩码尝试挂在右边某一位置,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将实验数据(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记录在表格中;

3.改变左边钩码悬挂位置,重复实验步骤2,并将测量数据填入实验记录表格中;4.改变左边钩码数目,重复实验步骤2,并将测量数据填入实验记录表格中。

1.杠杆没有在水平位置平衡,不方便读出力臂;

1.在杠杆右边某一刻度处悬挂1只钩码,在右侧另一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观察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读出测力计到支点的距离,即拉力的力臂;

2.在上述实验步骤中,改变弹簧测力计向上拉的方向,使其斜向上拉杠杆,保持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观察测力计示数有无变化、怎么变化。

1.没有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探究;

2.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面垂直;

3

整理仪器

1.拆除实验装置;

2.将器材置于初始位置; 3.实验结束,清理桌面。

1.拆除装置时,器材没有归位;2.没有清理桌面,就离开实验室。


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

2.将可折叠的光具盘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3.把平面镜安装到可折叠的光具盘上,使平面镜与光具盘的中线垂直;

4.安装并调整激光笔,使激光笔发出沿光具盘传播的线状光束,并能入射到光具盘圆心点O处。

1.光具盘没有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平面镜与光具盘的中线不垂直;3.激光不能入射到O点处。

2

实验操作过

1.将可折叠的光具盘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平面镜安装到可折叠的光具盘上,并将平面镜与光具盘的中线垂直;

2.让一束激光紧贴着光具盘沿着某一角度入射到镜面与光具盘的中线交汇点0处,经平面镜反射,光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光具盘上,能明显观察到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的径迹,观察并读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3.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使入射角改变,重做实验步骤2,分别观察并读出实验中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4.固定光具盘的一半,以光具盘的中线为转轴转动光具盘,把另一半向后折,重复实验步骤2,观察能否在光具盘上看到反射光线。

1.激光不能入射到O点处;

2.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读数错误;

3.没有进行多次探究。

3

整理仪器

1.拆除实验装置;

2.实验结束,清理桌面。

1.拆除装置时,器材没有归位;  2.没有清理桌面,就离开实验室。


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

2.准备一张白纸,在中间画一条实线,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将平板玻璃竖直立在中线处;(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准备刻度尺,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完好。

1.平板玻璃没有竖直立在中线上

2

实验操作过程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或坐标纸),在白纸的中央处画一条直线,在直 线上用支架竖立起平板玻璃;

2.把物体(点燃的蜡烛)放在平板玻璃前面,观察它在平板玻璃后面的像,再拿一个同样的物体(未点燃的蜡烛)在平板玻璃后面移动,直到观察到二者完全重合,分别以A、A'标记二者的位置;

3.改变平板玻璃前面物体(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复实验步骤2,分别以B、B'标记它们的位置;

4.改变平板玻璃前面物体(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复实验步骤2,分别以C、C'标记它们的位置;

5.将光屏放在平板玻璃另一侧,移动光屏,眼睛在光屏同侧观察,能否在光屏上得到物体(蜡烛)的像;

6.移去平板玻璃,用直线把上述实验中物体和它的像的位置连接起来,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它的像到平板玻璃的距离,并记录于表格中;

7.分析处理数据,得出探究结论。

1.平板玻璃没有竖直立在中线 上;

2.物体和像没有完全重合,就作标记,导致实验误差较大;

3.没有进行多次探究。

3

整理仪器

1.拆除实验装置;

2.将器材置于初始位置; 3.实验结束,清理桌面。

1.拆除装置时,器材没有归位;  2.没有清理桌面,就离开实验室。


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2.把光具座放在水平桌面上;

3.依次将蜡烛(或F形光源)、凸透镜(已知焦距)、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

4.点燃蜡烛,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1.光具座不在水平桌面上;2.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正确;

3.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

实验操作过

(以焦距f=10cm的透镜为例,距离为大约数值)

1.将点燃的蜡烛移到距凸透镜30cm的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最清晰时,读出蜡烛和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并记录像的性质;

2.将点燃的蜡烛移到距凸透镜25cm的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最清晰时,读出蜡烛和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并记录像的性质;

3.将点燃的蜡烛移到距凸透镜20cm的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最清晰时,读出蜡烛和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并记录像的性质;

4.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凸透镜15cm的位置,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最清晰时,读出蜡烛和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并记录像的性质;

5.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凸透镜12cm的位置,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最清晰时,读出蜡烛和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并记录像的性质;

6.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凸透镜10cm的位置,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烛焰在光屏上成像情况,是否能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

7.继续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凸透镜5cm的位置,调整光屏,观察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的像,取下光屏,从光屏的一侧透过透镜观察蜡烛的像,并将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填入表格中;

8.分析处理数据,得出探究结论。

1.光屏上成的像不是最清晰;2.蜡烛和光屏到透镜的距离读数不正确;

3.像的性质判断错误。


序号

实验名称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3

整理仪器

1.拆除实验装置;

2.将器材置于初始位置;3.实验结束,清理桌面。

1.拆除装置时,器材没有归位;

2.没有清理桌面,就离开实验室。


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

2.观察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记住其极性。

1.小磁针极性不明确。

2

实验操作过程

1.依次将电源、螺线管、开关用导线连接好,连接电路时,断开开关;2.观察并记住小磁针静止时磁极所指的方向;

3.取6只小磁针,分别在螺线管外部两端各摆放2只、侧边各摆放1只小磁针,观察并记录小磁针指向情况,比较此时小磁针指向有无变化;

4.闭合开关,观察小磁针指向变化,记录小磁针的位置和指向;5.重复上述实验2次,观察小磁针指向有无变化;

6.断开开关,改变电源极性,然后闭合开关,观察小磁针指向变化,记录小磁针的位置和指向,比较电源极性改变前后小磁针指向的变化情况;

7.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探究结论。

1.连接电器时开关没在断开状态;2.小磁针极性判断不明;

3.没有进行改变电流方向,螺线管极性随着改变的探究。

3

整理仪器

1.拆除实验装置;

2.将器材置于初始位置; 3.实验结束,清理桌面。

1.拆除装置时,器材没有归位;2.没有清理桌面,就离开实验室。


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

2.观察蹄形磁铁的N、S极,知道蹄形磁铁之间的磁感线方向;3.灵敏电流计调零。

1.灵敏电流计没有调零;

2.没有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的意识和动作。

2

实验操作过程

1.把方座支架放在水平桌面上;

2.蹄形磁铁放在方座支架上,让蹄形磁铁的N极在上方,将矩形线圈挂在方座支架上,并调节到合适高度,使线圈的一边在蹄形磁铁两极中间;

3.将灵敏电流计串联在电路中,检查电路;

4.闭合开关,保持线圈与磁体相对静止,观察并记录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

5.让线圈水平向左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并记录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6.让线圈水平向右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并记录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 7.让线圈沿磁感线方向上下运动,观察并记录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

8.改变磁场方向,让蹄形磁铁的N极在下方,让线圈水平向左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并记录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并与实验步骤5比较;

9.断开开关,让线圈水平向左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并记录灵敏电流计指针

的偏转情况,并与步骤8比较;

10.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探究结论。

1.矩形线圈挂在方座支架上,高度不合适;

2.线圈没有进行左右、上下运动情况比较;

3.没有改变磁极进行探究。

3

整理仪器

1.拆除实验装置;

2.将器材置于初始位置; 3.实验结束,清理桌面。

1.拆除装置时,器材没有归位;2.没有清理桌面,就离开实验室。


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2.电压表、电流表分别调零。

1.没有检查仪器是否齐全的意识与 动作;

2.电压表、电流表没有调零。

2

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

1.观察电压表、电流表的两个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并选择合适的量程进行测量;

2.按电路图连接串联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压表、电流表接入电路时,电流表与被测电阻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电阻并联,且“+”接线柱接在靠近电源正极的那端,“-”接线柱接在靠近电源负极的那端;

3.将电流表分别串联接入电路中不同的位置,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示数;

4.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路中的不同位置,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压表示数;5.断开开关,分析数据,得出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1.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没有处于断开状态;

2.电压表、电流表接入电路连接方式错误;

3.电压表、电流表“+”“-”接线柱接反;4.电压表、电流表没有接在不同位置探究。

3

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

1.按电路图连接并联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2.将电流表分别串联接入干路和各支路中,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示数;

3.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两灯泡及电源两端,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压表示数;

4.断开开关,分析数据,得出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1.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没有处于断开状态;

2.电压表、电流表接入电路连接方式错误;

3.电压表、电流表“+”“-”接线柱接反;

4.电压表、电流表没有接在不同位置探究。

4

整理仪器

1.拆除实验装置;

2.将器材置于初始位置;3.实验结束,清理桌面。

1.拆除装置时,器材没有归位;2.没有清理桌面,就离开实验室。


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探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2.电压表、电流表调零。

1.没有检查仪器是否齐全的意识与动作;

2.电压表、电流表没有调零。

2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观察电压表、电流表的两个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2.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压表、电流表接入电路时“+”接线柱接在靠近电源正极的那端,“-”接线柱接在靠近负极的那端;

3.滑动变阻器接线柱选择“一上一下”,且串联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4.选择一个1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两端电压为1V,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示数;

5.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两端电压为2V,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示数: 6.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两端电压为3V,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示数: 7.断开开关,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没有处于断开状态;

2.电压表、电流表“+”“-”接线柱反;

3.滑动变阻器接线时没有选择一上一下接入电路;

4.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在阻值最大处。

3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记录上述实验中,电阻(R,=10Ω)两端的电压为3V时,电流表示数:

2.断开开关,换用R=5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不变,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示数;

3.断开开关,换用R=15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不变,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示数;

4.断开开关,分析处理数据,得出探究结论。

1.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没有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在阻值最大处。


序号

实验名称

探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4

整理仪器

1.拆除实验装置;

2.将器材置于初始位置; 3.实验结束,清理桌面。

1.拆除装置时,器材没有归位; 2.没有清理桌面,就离开实验室。


湖南省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规范指南

序号

实验名称

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

1

实验前检查

清点所需仪器、药品是否齐全,检查和确认各仪器是否完好。发现异常,及时向老师汇报。

未清点、检查实验仪器、药品等便动手做实验。

2

金属的物理性质

①观察金属外

根据需要,用砂纸打磨金属表面,用抹布擦拭清洁。 观察并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

未处理金属表面。

②比较金属硬

采取相互刻画,对比划痕深浅的方式,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

③证明金属导 电性(或导热性、延展性)

设计并进行实验,证明金属具有导电性(或导热性、延展性)。

①参考方案一,证明金属具有导电性:将电池、导线、小灯泡和单刀开关连接成一电路,将金属接入电路进行实验证明导电性。

②参考方案二,证明金属具有导热性:准备一块长铜片,一端滴一滴水,另外一端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发现水被迅速蒸干,即证明了铜片有导热性。

3

金属的化学性质:铜与氧气反应

①点燃酒精灯

①观察酒精的量及灯芯完整情况。

②取下灯帽,正放于桌面上,点燃酒精灯,熄灭时用灯帽盖灭。

①瓶塞正放。

②未用外焰加热。

③未用坩埚钳夹取铜片加热。

②取铜片

打开铜片试剂瓶,瓶塞倒放,用镊子夹取出一块铜片。

③擦拭、打磨

用砂纸打磨铜片表面,擦拭金属表面的其他污渍。

④加热

用坩埚钳夹取铜片,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观察。


序号

实验名称

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规范操作要点

常见错误操作提示